学科风采
首页 > 学科风采

法学

2025-05-19
  

学科负责人:李冰强

学科层次: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

学科简介:山西大学法学学科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,1980年经教育部批准筹建山西大学法律系,设法学、科学社会主义2个本科专业和1个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点。1993年获批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,2005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2018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。2019年获批国家级和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3年获批山西省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。

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: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了法学理论、宪法学与行政法学、刑法学(含刑事诉讼法学)、民商法学(含民事诉讼法学)和经济法学(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、国际法学)5个方向。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了法学理论、民商法学、诉讼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4个方向,其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为特色方向。

法学理论方向带头人是史凤林教授。该方向以法理学与法哲学基本理论研究为基础,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和方法论,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,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基础上,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完善、中国自主法学理论话语体系提炼总结;在服务基层法治建设、挖掘三晋法治文化资源、助力山西地方立法等方面贡献学术力量。

民商法学方向带头人是汪渊智教授。该方向致力于民法典实施中的重大理论问题,特别是民法典的适用、代理制度、诉讼时效制度、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,探索新时代中国民商事法律制度的新发展。

刑事法学方向带头人是李麒教授。该方向以刑法学、刑事诉讼法学、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为学科研究基础,坚持问题导向,突出环境犯罪研究和诉讼文化研究特色,围绕新时代刑法立法和诉讼制度变革、司法责任制、科学证据的应用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创新性研究,注重贯通古今,融通实体法与程序法,探索中国刑事法学知识体系的构建。

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方向带头人是李冰强教授。该方向立足环境资源保护基础理论研究,以山西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为依托,面向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需求,聚焦深化山西能源体制改革,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,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,着力打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特色方向。

学科梯队情况:山西大学法学学科经过多年建设,现拥有一支60人高水平师资队伍,其中教授14人,副教授21人,讲师25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9人,22位教师具有国外学历背景或合作研究、高级访问背景,与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荷兰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法学高等教育机构具有长期密切联系;多位老师拥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、三晋英才、拔尖人才称号,4个省级高层次教学科研创新团队;建立多个学术研究机构,与山西省内多家重要机构、企事业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关系。

学科平台情况:2012年法学院被教育部、中央政法委确定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;201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(山西)基地2015年建成山西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;2020年入选山西省依法行政研究基地”“山西省行政立法基地。此外,设立有诉讼法与司法文明研究中心”“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”“法治与乡村建设研究中心”“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等二级研究机构。这些基地和中心,为学院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基础。